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了专项资金,一是解决破产煤矿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二是解决破产煤矿的社会化管理问题,三是解决破产煤矿的社会职能移交问题。
受访的多位业内人士昨日表示,目前的交易制度使得小盘新股很容易集体涨停,预计昨日的新股大部分将继续上涨,其中东方通等可能连续涨停。沪深股指早盘高开后出现一波快速冲高,随即震荡走低。
未来随着更多的新股上市,这种首日全部涨停的现象将逐渐消失,而代之以走势的分化。创业板不出现下跌趋势,新股炒作就不会结束。对于陕西煤业,业内人士看法不一。英大证券经纪部总经理黄树明表示,任何一种交易制度都有其局限性,难以尽善尽美。昨日陕西煤业临时停牌前的涨幅为25%,对此,上交所昨日午间作出了解释。
交易所目前实施的制度至少避免了首日的过高涨幅,以免高位追进的投资者损失惨重。以金贵银业为例,卖出席位上出现了3个机构专用,累计卖出3875万元,买入的席位全部为营业部席位。但2013年,产业升级进入尾声,这意味着类似的大融资在短期内很难再出现。
而在资源逐年减少、雾霾天气严重等多重问题下,煤矿技术升级的大动作需要数亿元的投入。相比永泰,更多的中小煤企走了一条随行就市的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这种循环或将在中小企业中蔓延,原因在于,这类企业已经很难获得产业政策的支持,特别是融资政策的支持。一位煤炭行业证券分析师就此预计,就算产能释放结束,市场环境逐渐改善,中小煤企的投资价值也难归几年前的水平。
中小煤企:求钱却无门和大型企业因为需求不足而远离IPO不同,中小型煤企始终徘徊于股票市场之外。2013年6月,美国进出口银行、世界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均表示,不会为煤炭项目贷款。
申万煤炭行业分析师刘晓宁指出,除非企业发展战略是走国际化扩张路线(例如兖矿)或国内上市受阻,否则一般不会舍近求远。另一个被人忽视的原因是,煤炭升级改造产生的投资需求高峰已错过。在中小企业进入煤矿开采领域的头几年,因为行业发展水平好,加之全球和国内经济状况良好,煤炭需求量大,中小煤企的盈利高,融资成本当然不是问题。况且,产能过剩或将随着煤炭资源整合结束而更加严重。
这已直接导致市场对煤炭板块的投资信心大降,其影响或将会传递给拟出海上市的企业。而在2011年3月的申请上市企业名单中,另两家大型煤矿河南煤业化工集团下属的永煤集团和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还赫然在列。根据媒体公开的信息,永煤和龙煤撤单的原因分别是兼并重组和意外矿难。另一方面,全球煤炭市场投资都处于低谷。
紧跟行情的中小煤企则不然,因为银行放贷逐步收紧,导致其很难再生产龙煤集团以先头部队为桥头堡,积极扩大战果。
2013年4月9日,鸡西分公司与陕西华龙集团延安煤业公司签约,接受期限为5年的贯屯煤矿委托经营。鹤岗分公司南山矿派出高档采区105名员工,承揽了山西石泉煤业公司闲置已久的综采面复产工程,面对设备损坏较为严重的情况,他们依靠技术精心组织,精心作业,使该采面重获新生,月产原煤达10万吨,每月创收70余万元。
从贯屯煤矿开始,鸡西分公司实施三步走战略,计划在西部地区再寻求两到三个合作伙伴,使委托经营产量达到1000万吨,输出1000多名员工,并每年为分公司增收1.5亿元左右。2013年,面对人多负担重、资源匮乏、亏损严重的三难局面,龙煤集团发挥老煤矿开采技术、员工技能、生产管理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到西部等区域开展委托经营、承包煤矿、承揽工程,开辟主业发展新战场,以新的战斗力组合,拓展企业和员工的生存发展空间。走出去开辟新战场,不仅在龙煤集团渐成风尚,同时开启了企业解决三难的路径。资源枯竭、亏损严重的七台河分公司桃山煤矿,2013年4月承建了山西安达煤业公司120万吨矿井二期和三期工程。目前,该矿已接纳197名员工,力争三年内接纳450人。经快速施工,10月和11月,两个综采工作面试采成功。
同时严格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创效收入政策,规避化解经营风险,促进走出去发展在两三年内成为成熟的新的经营盈利模式。鸡西分公司组建了贯屯煤矿党委,派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以标准化大矿模式高效推进。
集团和分公司近期相继成立走出去发展领导机构,系统制定走出去发展工作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考核,进一步确立把走出去、安置富余人员和资源枯竭及亏损煤矿关停紧密结合。他们成立了以32名党员为核心200多名员工组成的赴外工程公司队伍,把质量标准化建设做法带到西部,使首批工程顺利通过开工验收,也由此全面接手煤矿的生产工作。
在山西,龙煤走出去的队伍同样获得好评。8月份他们顶着40℃以上高温,11天焊接管路3400米,无一处渗水。
延安煤业公司和延安市煤炭管理部门在生产验收时,对该矿的质量标化建设给予好评。初战告捷的龙煤集团,规划在三年内,通过走出去,达到输出数千名员工、年产5000万吨规模。到2013年末,龙煤集团所属分公司及煤矿已在陕西、山西等地委托经营、承包煤矿和采掘面5处,涉及煤炭资源量3.2亿吨,形成生产能力420万吨,输出转移员工466人,为集团节省工资支出2100万元,并创收6300余万元鸡西分公司组建了贯屯煤矿党委,派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以标准化大矿模式高效推进。
鹤岗分公司南山矿派出高档采区105名员工,承揽了山西石泉煤业公司闲置已久的综采面复产工程,面对设备损坏较为严重的情况,他们依靠技术精心组织,精心作业,使该采面重获新生,月产原煤达10万吨,每月创收70余万元。2013年,面对人多负担重、资源匮乏、亏损严重的三难局面,龙煤集团发挥老煤矿开采技术、员工技能、生产管理优势,实施走出去战略,到西部等区域开展委托经营、承包煤矿、承揽工程,开辟主业发展新战场,以新的战斗力组合,拓展企业和员工的生存发展空间。
走出去开辟新战场,不仅在龙煤集团渐成风尚,同时开启了企业解决三难的路径。同时严格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创效收入政策,规避化解经营风险,促进走出去发展在两三年内成为成熟的新的经营盈利模式。
龙煤集团以先头部队为桥头堡,积极扩大战果。8月份他们顶着40℃以上高温,11天焊接管路3400米,无一处渗水。
资源枯竭、亏损严重的七台河分公司桃山煤矿,2013年4月承建了山西安达煤业公司120万吨矿井二期和三期工程。延安煤业公司和延安市煤炭管理部门在生产验收时,对该矿的质量标化建设给予好评。到2013年末,龙煤集团所属分公司及煤矿已在陕西、山西等地委托经营、承包煤矿和采掘面5处,涉及煤炭资源量3.2亿吨,形成生产能力420万吨,输出转移员工466人,为集团节省工资支出2100万元,并创收6300余万元。2013年4月9日,鸡西分公司与陕西华龙集团延安煤业公司签约,接受期限为5年的贯屯煤矿委托经营。
他们成立了以32名党员为核心200多名员工组成的赴外工程公司队伍,把质量标准化建设做法带到西部,使首批工程顺利通过开工验收,也由此全面接手煤矿的生产工作。集团和分公司近期相继成立走出去发展领导机构,系统制定走出去发展工作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考核,进一步确立把走出去、安置富余人员和资源枯竭及亏损煤矿关停紧密结合。
初战告捷的龙煤集团,规划在三年内,通过走出去,达到输出数千名员工、年产5000万吨规模。从贯屯煤矿开始,鸡西分公司实施三步走战略,计划在西部地区再寻求两到三个合作伙伴,使委托经营产量达到1000万吨,输出1000多名员工,并每年为分公司增收1.5亿元左右。
目前,该矿已接纳197名员工,力争三年内接纳450人。经快速施工,10月和11月,两个综采工作面试采成功。